服务热线:027-82300520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群英荟萃
中国好人 孝老爱亲 陈玉蓉
时间:2017-09-28 来源: 作者: 浏览:

好人档案8853.png

 

 陈玉蓉,1954年10月出生,1996年从乡办企业下岗,目前在一家建材市场做会计。她的儿子叫叶海斌,13岁那年,海斌突然变得说话结巴、连走路都走不直了,他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--肝豆状核病变,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,致使铜长期淤积,进而影响中枢神经、体内脏器,最终可能导致死亡。陈玉蓉暗自决定把肝捐出一部分给儿子,并于2009年2月9日住进了器官移植病房。经过肝移植检查,肝穿结果显示她患有中重度脂肪肝,脂肪肝细胞占50%-60%。最终,专家认为陈玉蓉不适合进行捐赠手术,原定于2月19日的移植手术被取消。 为救治患严重肝病的儿子,陈玉蓉做下决定:"暴走"减肥治好脂肪肝,再把健康的肝脏捐给儿子。每天早上5点钟不到,陈玉蓉就从家里出发;晚上一吃完晚饭就出门--堤坝上没灯,她不敢回来太晚。从2月18日开始,谌家矶长长的江堤上每日早晚都会出现一个瘦瘦的、急速飞奔的身影,而且风雨无阻。整整211天,陈玉蓉怀抱着割肝救子的希望,顶着江城的寒风和烈日,暴走在长长的江堤上。11月2日,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联合相关科室进行大会诊,一致通过陈玉蓉的捐肝申请。 11月3日7时40分,陈玉蓉被推进手术室,牵引了无数人目光的肝移植手术正式开始。当天晚上21时50分,叶海斌的肝移植手术成功结束,母亲陈玉蓉的半块肝脏严丝合缝的接在了儿子剩下的半块肝脏上。手术室内所有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。毕竟,这是艰难而不平凡的一天。历时近14小时,30多名医务人员参与,一系列难度极高的手术终于顺利完成。对陈玉蓉、叶海斌这对母子的未来,陈教授给出了乐观的判断。他说,肝移植手术后存在三大风险,一是出血,二是肝衰竭,三是排斥反应。其他如腹腔感染、肺感染以及肾功能衰竭都可能发生。但照目前的形势,母亲取肝出血很少,儿子受肝进展顺利,而且最难处理的胆管吻合也在掌控之中。"从理论上讲,接受捐肝的儿子可以存活30年、40年甚至50年!"

2009年感动中国推委会推荐侯选人中,有一位伟大的母亲--"暴走妈妈"陈玉蓉,被众多网友点击、投票,人们感动着、传颂着,"暴走妈妈"成为了媒体的焦点,"割肝救子"成为了众多媒体直播的画面,都旨在把我们渴望所获得的这份"爱",进行放大与延伸,透彻地阐释"大爱无疆"的意义。"暴走妈妈"的背影,写下了忍耐与坚持;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的舍得,同时更需要精神上的忍耐与坚持。"暴走妈妈",是天下父母的缩影,"割肝救子"的故事,触动着人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,呼唤着感恩。爱与被爱的互动,才构成了生动而完整的人性之爱的文化. 

   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"陈玉蓉这个小人物,用她自己的方式将爱传递给了她的孩子,传递给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。在做这些事情之前,她不会考虑她会获得什么名利,她关心的很简单,就是她的孩子。这是一种圣洁的爱!

赞一个()